內地10月份數據陸續公布,表面上難免呈現挑戰,背後卻透視出口韌性、通脹分化與內需調整三條脈絡。若從長線角度出發,明年外需仍有望錄得微正增長,而通脹走勢則反映出經濟在政策托底及需求修復的道路上徘徊。 ...全文
內地10月份數據陸續公布,表面上難免呈現挑戰,背後卻透視出口韌性、通脹分化與內需調整三條脈絡。若從長線角度出發,明年外需仍有望錄得微正增長,而通脹走勢則反映出經濟在政策托底及需求修復的道路上徘徊。 ...全文
參考海關總署最新數據,10月以美元計,內地出口按年微跌逾1%,進口則略升約1%,雖然表面仍屬溫和調整,但相較9月,外貿動能已有明顯放緩,反映高基數、工作天差異及外需轉弱等因素開始浮面。值得注意的是,對美出口亦持續明顯回落...全文

參考內地最新經濟數據,今年頭三季財政運行呈現三大特點:收入漸回暖、民生支出增、基建支出減。仔細觀察,內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止跌回升,稅收比重上升,而非稅收入則放緩。中央收入略降,但地方財政保持正增,整體進度穩步推進。稅收佔比提升至八成以上,顯示經濟活動逐步復甦。民生支出保持增勢,教育、醫療與社保...全文

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上周在北京舉行,並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筆者認為這份綱領性文件為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定調。 《建議》明確提出,...全文
若撇開中美貿易最新爭端變化的影響,參考內地最新一系列經濟數據,整體經濟運行延續復甦態勢,結構性亮點逐步浮現。外貿出口重拾增長動能、價格指標企穩回升、金融體系流動性保持充裕,顯示政策托底效應正逐漸傳導至實體層面,為年底經濟穩增長奠定基礎。不過,不能否認,中美貿易未來的變化,對數據趨勢存在尚待確定...全文
中美貿易爭端再度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於11月起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以回應中國對稀土出口的新限制。這標誌着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角力再度白熱化,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環球供應鏈與資金流動面臨新一輪衝擊。...全文
內地經濟基本面持續修復,惟仍呈現挑戰。雖然近期部分高頻數據略有改善,但整體復甦動能有待確定。為確保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得以實現,政策面在今季勢必持續加碼。 「反內捲」初見成效 新一輪政策性金融工具已經落地,資金或由人行再融資提供,亦可能...全文
近年環球經濟環境波動,通脹與增長的互動關係再度成為市場焦點。衡量通脹水平的指標眾多,其中,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GDP Deflator)備受關注。此指數透過比較名義GDP與實質GDP,反映一國整體物價變化,涵蓋範圍廣泛,較消費物價指數(CPI)或生產物價指數(PPI)更全面,能捕捉消費、投資...全文
即將踏入第四季,投資市場最關注的,仍然是內地宏觀政策如何在穩增長與應對外部挑戰之間取得平衡。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對在華外資及本地企業的經營環境帶來直接與間接的挑戰,這一點已逐步反映在多組經濟數據之上。 首先,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亦面臨挑戰,顯示生產端擴張動能受阻。其次,內地企...全文
參考早前公布的內地8月份通脹數據,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由零增長轉為下跌0.4%,低於市場預期。生產物價指數(PPI)則跌幅收窄至2.9%,按月結束連續下滑,首次錄得零增長。 整體而言,C...全文

近期市場焦點雖仍環繞美國未來減息的潛在幅度及頻率,但投資者更為關注的是實體經濟與資金環境。雖然外圍消息偶爾帶來情緒波動,但決定市場走勢的關鍵,依然在於製造業景氣以及流動性狀況。 參考內地最新數據,內地製造業活動呈現持續回暖跡象,新訂單與出口均有改善,反映補庫存及政策支持逐漸見效。...全文
進入9月份,市場焦點仍持續關注中美經貿談判。雙方在上月同意將關稅「休戰期」再度延長九十日,短期升級風險下降,市場情緒有所改善。不過,核心分歧依然存在,要在11月前完全達成協議難度不低。倘若未能如期落實,考慮到中國籌碼以及...全文
7月份內地通脹數據持續呈現分化,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月升0.4%,屬季節性走勢,按年則持平。食品價格偏弱成為主要影響。相對而言,在各類消費刺激政策支持下,耐用品價格保持韌性,帶動核心CPI按年升至0.8%,創去年...全文

7月份內地實體經濟數據顯示回落,工業生產、消費與固定投資均不及預期,反映經濟內需動能仍未恢復。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用開始遞減、關稅環境形成邊際壓力,加上市場秩序整頓及極端天氣影響,均對數據表現帶來負面衝擊。雖然如此,...全文
參考國家海關總署最新數據,7月份內地以美元計出口按年增長7.2%,高於市場預期的5.4%,並較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進口按年升4.1%,同樣明顯好於預期。當月貿易順差為98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逾127億美元,但...全文

參考內地最新數據,7月份內地製造業景氣指數再度回落,連續四個月處於收縮區間,反映淡季效應、極端天氣頻發及外需透支的綜合作用。新訂單指數重回收縮區間,雖然生產指數仍守在50.5%之上,但擴張動能放緩。值得留意的是,企業經營預期指數回升至52.6%,顯示在政策連續支撐下,市場信心有一定改善,就業市...全文
近日,中央高層針對內地「內捲」現象作出明確部署,標誌內地經濟轉型將邁向新階段。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中,領導層強調「綜合整治無序競爭和內捲問題」,劍指平台型企業與部分新興產業中價格戰激烈、投入減少、品質下滑等惡性循環...全文
內地今年第二季經濟按年增長略勝預期,增幅維持在中速水平,反映政策組合拳下,經濟復甦進程雖仍存挑戰,惟整體趨勢未偏離預定軌道。盤點細節,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較首季略有放緩,背後是內需復甦尚待全面鋪展,而固定資產投資亦待發力。 房地產拖累整體動能...全文
內地6月份物價走勢呈現明顯分化形勢,一方面,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結束連續四個月的按年下降,首次重回正區間;另一方面,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跌幅則有所擴大,兩者走勢出現「背離」。 ...全文
中央政府近日密集釋放針對「內捲」現象的政策訊號,反映出內地在高質量發展目標下,加快調整部分產業的發展邏輯。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指出,要深化統一大市場建設、提升產業效率,並針對部分行業「無序競爭」進行整治,標誌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