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滙強勢|五類股份勢受惠 順風車首選
自5月2日以來,港滙持續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多次入市承接美元沽盤,向市場注資,令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將升至超過1740億港元。
市場分析,港滙強勢主要原因包括港股氣氛不俗、短期內有知名中資企業等新股招股活動,巿場因對地緣政治的憂慮而加速分散貨幣風險,吸引資金流入香港。
市場水頭充裕,股市很大機會成為資金尋找機會的目標,有五類股份有條件、誘因吸引資金青睞而受惠,為投資者提供坐轉順風車的機會。
港滙強勢|供樓負擔降地產股率先受惠
金管局入市干預後,銀行體系總結餘上升,短期利率如HIBOR大幅回落,HIBOR是本港按揭貸款的主要參考利率,利率下降令市民供樓負擔降低,有助刺激購房需求,有利開發商銷售物業。此外,地產商借貸利率降低,有助減輕債務壓力,提高盈利空間。
在物業價格方面,資金流入對本地物業價格帶來支持,包括住宅、商業物業及土地市場。資產升值帶動租金回報率提升,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及商廈收租股將受益。
資金流入港股,地產股作為傳統高息資產,具派息穩定特質,主要地產股如長實(01113)、新地(00016)及恒地(00012)股息回報介乎4厘至8厘,成為吸引資金配置誘因。再者,若市場情緒改善,有利本港地產股估值修復。
港滙強勢|貸款需求增改善銀行股盈利
資金持續流入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上升,資金成本降低。市場上的港元供應變得更充裕,企業和個人借貸成本降低,有助刺激房貸、商業貸款及企業融資需求,短期利好銀行的貸款業務,以零售銀行業務為主的銀行尤其受惠,如中銀香港(02388)、恒生銀行(00011)等。
此外,資金流入香港可能反映市場風險偏好上升,帶動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及基金銷售,利好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等非利息收入。
不過,由於存款及貸款利率會同步下降,若貸款利率下跌幅度大於存款利率,銀行淨息差(NIM)可能受壓,影響短期盈利能力。
港滙強勢|防御性配置選高息藍籌
市場上的港元流動性增加,導致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下降,尤其是短期利率,銀行可能下調存款利率,使得定存回報降低,資金可能轉向高息股以獲取更穩定收益,高息藍籌股的股息吸引力相對提升。
除上述提及的銀行股及地產股、收租股外,公用事業及電訊股如中移動(00941)、港燈(02638)等,現金流穩定,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小,股息回報吸引,適合保守資金配置。
港滙強勢|港交所及券商有望受惠港股交投升
資金流入香港通常伴隨港股市場交易量的顯著上升,本港資金成本下跌,低息環境刺激投資者將資金從低收益的存款或債券轉向股市,尋求更高回報。今次資金流入本港,原因之一很大機會是寧德時代等主要中資企業來港招股,對港交所(00388)及券商收入有利。
港交所作為香港唯一的證券及期貨交易平台,收入主要來自交易費用、結算費用、上市費用,與市場交易量和資金流動高度相關。當市場流動性充裕時,成交量可顯著上升。港交所的交易及結算費用與成交量直接掛鈎。此外,近期有重磅新股上市活動,也能增加港交所的上市收入。
港交所去年盈利增10%,創新高,主要業務收入升9%,源於現貨、衍生產品及商品市場成交量上升,使交易及結算費增加。去年首次公開招股市場位列全球第四,總集資額達880億元。
券商股業務與市場交易量、投資者活躍度直接掛鈎,資金流入有助經紀業務、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業務、孖展收入增長。
港滙強勢|中資科技股間接受益流動性改善
資金流入香港與港滙強勢對中資科技股的影響總體偏正面,短期內通過估值提升、交易活躍和市場情緒改善,推動股價上漲,特別利好龍頭企業。
首先,流動性改善,有利科技股估值修復,尤其是盈利穩定的龍頭股如騰訊(00700)、美團(03690)等。此外,融資環境改善,有利科技企業擴張,亦能吸引更多科技初創企業選擇來港上市。
資金流入初期,可能先進入金融、地產等直接受惠板塊,但隨着市場情緒改善及風險偏好上升,資金會轉向增長性更高的科技股。AI、電動車、半導體等首季曾成為熱捧的主題,若市場氣氛持續改善,相關股份有機會迎來新一輪上漲。
港滙強勢|黃德几:拆息回落後短線流入勢頭或暫停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表示,美元弱、平倉因素及新股活動,吸引資金流入香港,港滙幾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後,資金流入勢頭暫時停一停。他解釋,拆息回落令港息比美息出現折讓,在機制下港滙會自然轉弱。
他相信,隨着近期上市的新股表現不俗,有利寧德時代的招股氣氛,而寧德時代估計亦很快被納入多項指數,流入本港資金不外乎買外滙基金票據及股票,對港股後市有望帶來支持。
他又指出,港元結餘回升,聯儲局7月時有大概一半機會減息,市場憧憬屆時本港有條件跟足美國減息幅度。
黃德几認為,REITs、地產股及銀行股雖然能受惠資金流入,但有關股份已從低位累積一定升幅,近期表現已跑贏大市,某程度已反映部分資金流入的利好因素。
港滙強勢|涂國彬:提防資金流入好處被壞消息快速打擊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涂國彬表示,近日回穩甚至回升的美股以至港股,小心短期整固壓力存在,消息市和政策市之下,些微的壞消息可以給予很快速的打擊,這一點壞處跟港滙資金流入好處之比,是短期關鍵。
他認為,港美股市勢頭最終取決關稅談判進展,回穩回升後,短期整固壓力存在。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議息後明言,不因特朗普言行而改變,局方繼續觀望,留意失業與通脹兩大因素的風險平衡,是作為央行的雙重目標云云。
對於未來的前瞻,由特朗普的連串政策改動,特別是關稅戰開打以後,聯儲局預計可見將來,呈現三高,失業、通脹同、不明朗因素,都比之前提高。
以此觀之,涂國彬認為,短期決定金融市場氣氛的,已經收窄範圍,到美方的談判態度,是否堅持在口舌上佔便宜,對於大局緩和一點幫助都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