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中國經濟蒙陰影 一文了解大行最新看法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2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後,中美關稅戰急速升溫,雙方不斷加碼關稅及打出多套「組合拳」反制,為中國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雖然中央多番強調經濟具韌性和有政策應對貿易戰,中國首季經濟數據表現亦亮麗,但數據未反映美國狂加關稅的影響,難以完全緩解投資者對關稅戰長期影響的擔憂。隨着美國高額關稅殺到,多間投行對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測趨於悲觀,紛紛下調增長預測,預期北京將加大政策刺激力度,以應對外部衝擊,惟對效果持謹慎態度,中美在未來數月是否能通過談判緩解關稅壓力將至關重要。
關稅戰│大摩降內地今年GDP預測至4.2%
摩根士丹利認為,中國將是美國貿易夥伴中出口放緩最嚴重的經濟體,且可能面臨更多非關稅措施,預測今年第四季中國經濟增長為3.7%,並把今年中國全年GDP增長預測由4.5%下調至4.2%。
大摩預期,關稅衝擊會對內地今年經濟增長帶來90基點的影響,內地可能於第二季加快落實3月初全國人大會議通過的2萬億元人民幣財政刺激方案,下半年再推出1萬億至1.5萬億元人民幣增量刺激,有助帶來60基點的提振。預期人行會容許人民幣兌美元溫和貶值,維持年底美元兌人民幣目標為7.5,今季末或見7.4。
大摩在其基準情景中,假設中美將於未來數月啟動談判,美國可能分階段將加權平均關稅稅率降至34%,並取消與芬太尼相關的20%關稅,年底對等關稅稅率或降至60%。不過,若高關稅持續,則將對中美雙邊貿易和經濟增長構成顯著下行壓力。
關稅戰│高盛:重大政策支持難完全抵消關稅影響
高盛把中國今年和明年經濟增長預測,分別從之前的4.5%和4%下調至4%和3.5%,認為中國可能有1000萬至2000萬工人從事與對美出口相關的工作,料關稅將對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產生顯著負面影響。雖然貨幣疲軟可能略微提高出口競爭力,但抵消高額關稅所需的舉措也將面臨資本外流壓力增加的風險。鑑於對外滙穩定性的關注,特別是管理貶值速度,維持對人民幣兌美元在7.3至7.35波動的預測區間。
該行又預計,北京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的政策支持力度,料政策利率將下調60個基點,高於此前預期的40個基點,以及擴大財政赤字等,但這些重大措施也不太可能完全抵消關稅的負面影響。
關稅戰│澳新銀行:關稅已影響企業信心及經濟活動
澳新銀行指出,關稅構成外部衝擊,雖然中國首季開局強勁,但關稅不確定性將直接打擊次季表現。該行下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4.8%降至4.2%,明年預測由4.5%調低至4.3%,並指出關稅衝擊源自不確定性,而非關稅本身,美國關稅舉措已經影響到企業信心及經濟活動。通縮以及青年失業仍然是主要擔憂,青年失業率6月可能進一步跳升。
關稅戰│惠譽料全球經濟增長2009年以來最弱
鑑於全球貿易戰升級,惠譽預期全球經濟增長將跌至2%以下,成為自2009年以來(不包括新冠疫情期間)增長最疲弱的一年。該行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下調0.5個百分點,至3.8%,明年料增長3.9%,反映關稅對出口和整體經濟的顯著衝擊。
惠譽又預計,現在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關稅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在100%以上,然後在明年回落至60%
關稅戰│野村料難以內需抵消外貿損失
野村指出,雖然市場預期中央將加大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但受內房困擾及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關稅戰拖累下,中國難以依靠內需抵消外貿損失,將內地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從4.5%下調至4%,第二季增速放緩至3.7%。
關稅戰│滙豐轉軚調低內地經濟增長預測
滙豐環球研究繼3月調高內地經濟增長預測後,最新「轉軚」調低內地經濟增長預測,今年增長預測由4.8%下調至4.3%,明年預測則由4.5%降至4%。今年通脹預測由0.4%調低至0.2%,明年則由0.9%降至0.8%。該行提到,即使考慮到最新的關稅情況,美國目前對許多貿易夥伴,尤其是中國實施的關稅幅度仍高於該行的預期。結合相關金融市場動盪的影響,這些關稅無疑將對經濟產生衝擊。
關稅戰│新加坡銀行:中國未來數月能應對與美嚴峻僵局
新加坡銀行指出,隨着美國擬實施極端關稅措施打擊,預計自第二季起內地經濟增長逐季大幅放緩至4%或更低水平,預期今年經濟增長放緩至4.2%,惟首季強勁數據將增強決策層信心,認為中國能應對未來數月與美國的嚴峻僵局。
該行稱,首季GDP及3月份經濟活動數據表明,內地疫情後針對經濟復甦乏力推出的提振經濟措施已初見成效,財政刺激有效拉動基建投資,而「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亦推動汽車銷量上升。
關稅戰│瑞銀為主要大行預測中最悲觀
瑞銀對中國經濟前景最為悲觀,將今年GDP增長預測從4%下調至3.4%,明年則維持3%不變。該行稱,關稅衝擊對中國出口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將引發國內經濟的重大調整。關稅上調可能拖累中國GDP逾2個百分點,預計中國對美國出口在未來數季會下跌三分二,按美元計今年出口總額或會下降10%。
瑞銀預期,中國將推出新的政策措施以支持經濟,包括財政擴張,及於4月至5月或開始降準,整體政策利率或會最少下調30個至40個基點,但認為美元兌人民幣不會有顯著變動,預期美元兌人民幣今年底在7.5水平,期間或可能在7至7.6的區間上落。
關稅戰│巴克萊:政策加碼或將部分抵消關稅衝擊
巴克萊認為,中國於夏季前可能推出額外財政支持,具體取決於經濟形勢。鑑於中國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強勢反彈及今年第一季政策前置刺激措施已推動GDP增長,預計第二、三季增長動力將溫和放緩。北京可能繼續保持後發、漸進的刺激政策節奏,同時密切觀察關稅衝擊對經濟的影響。首季GDP超預期或會降低短期內出台大規模刺激政策的迫切性。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將釋出潛在財政刺激措施訊號。
財政政策方面,巴克萊預計政府在夏季前可能視經濟情况增發超長期特別國債,潛在措施包括,1至2萬億元人民幣財政刺激措施用於支持「兩重一新」建設;1至2萬億元人民幣「人力資本投資」,如生育/育兒補貼及最低生活保障;若第二季房地產市場快速下行,可能出台2至3萬億元人民幣房地産穩定基金以促進庫存去化;若股市持續下跌,可能設立1至2萬億元人民幣股市平準基金。貨幣政策方面,預測今年第二、三季各減息20個基點,另將降準50至100個基點。
ING認為,由於中美貿易戰急速升級,第二季經濟可能開始受到影響。接下來密切關注貿易戰對製造業領域的衝擊,特別是產能過剩問題是否進一步惡化。由於製造業可能受到關稅衝擊,未來中國能否保持穩健增長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於第三產業產能否彌補缺口。今年政策將重點支持內需,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發展包括育兒、養老、餐飲、醫療保健以及旅遊等服務業,這些舉措能否在未來數個季度見效,須拭目以待。
關稅戰│國統局強調關稅無礙經濟長期向好發展大勢
自特朗普4月2日宣布落實「對等關稅」以來,中國部分輸美商品面臨最多245%的關稅。美國財長貝桑(Scott Bessent)認為,中國已被美國逼至不利位置。同時,美國暫緩對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90天,顯示其策略重點鎖定中國,試圖通過關稅談判孤立中國並限制其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往來。
面對美國的關稅攻勢,中國展現強硬立場,迅速採取報復性反制措施,將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提高至125%,稱美方對華輪番加徵「畸高關稅」已淪為數字遊戲,若美方後續再加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但若美方執意打關稅戰,中方將「奉陪到底」。
儘管關稅戰陰霾籠罩,中國經濟今年開局報捷,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5.4%,勝市場預期的5.2%,按季升1.2%,得益於消費復甦、製造業投資增長以及出口表現強勁。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承認,短期而言高額關稅對貿易和經濟帶來一定壓力,但改變不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大勢。
金融機構對中國今年GDP增長最新預測
中國GDP增長預測 | ||
機構 | 2025年 | 2026年 |
摩根士丹利 | 4.2% | - |
高盛 | 4% | 3.5% |
澳新銀行 | 4.2% | 4.3% |
野村 | 4% | - |
瑞銀 | 3.4% | 3% |
滙豐 | 4.3% | 4% |
惠譽 | 3.8% | 3.9% |
新加坡銀行 | 4.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