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丨憧憬國家新規劃 A股慢牛有睇頭

期指結算日港股以全日低位26321點高開,隨後重越10天線,埋單飆494點,報26622點,除非今日急滑746點,否則恒指將順利連漲5個月,以2020年後最長升浪迎接疫情至今首次特長國慶黃金周。

連同中秋節假期,今年黃金周由10月1日至8日(內地近年像本港般開始流「放假攻略」,額外申請兩天年假包括周六日即連放12日),上一次特長黃金周為疫情肆虐的2020年,事隔5年在經濟復甦動力未足、谷內需大前提下,這趟假期消費情況對國家政策方向以至投資主題,都相當具參考價值。

個別行業或板塊表現尚待觀察,整體大市卻可望向好,事關A股快將進入旺季。附【圖】所示,統計滬深300指數2005年正式登場(數據則追溯到2002年)以來平均走勢,國慶黃金周後便呈一浪高於一浪,且年終前能處高位。此外,近20年第四季雖然有7次見紅,上升比例僅65%,但拉勻漲約5.42%,屬各季度之冠,反映在第三季末至第四季初入市值博率高。

滬深300指數昨天再創2025年新高4647點,收報4620點,年初迄今累漲17.4%,於環球主要股指中遠遜領跑的韓股,跟美國、日本、德國等連番破頂相比,A股僅重上2022年3月時位置,牛氣無疑未夠鼎盛,距離歷史峰值2021年2月18日的5930點,還有1310點(需升三成),以總跌幅黃金比率計算,「返家鄉」路途只剛走過一半。

工業、消費、外貿未真正恢復仍是A股最大障礙。然而,按傳統分析,股市屬宏觀經濟的領先指標,「慢牛」既已成形,內地經濟前景不宜看淡,稍後數據一旦全面改善,便代表擺脫低谷,並打造推動股市進一步造好的正向循環。

除了依靠整體經濟逐漸復元,「A牛」延續也要留意外資動向。當年平台經濟嚴監管和內房泡沫爆破,中國曾被視作「不可投資」市場,並拖累中港股市深陷「長熊」。如今此勢頭正在改變,高盛表示,全球對沖基金目前就內地股市的取態與2021年時形成強烈對比,日後資金流入多寡自然是未知之數,趨勢若維持卻必為A股帶來更大上漲空間。

刺激措施同樣值得憧憬。官方上周把「十四五規劃」定調屬「高質量完成」,市場正預測第15個5年計劃(2026至2030年)的政策主軸,當今地緣及科技等外部具挑戰,支援力度拿捏困難不少,但相關消息估計續可作為A股穩升動能之一。

換句話說,滬深300指數已從「熊底」勁彈約五成,惟在資金和政策有機會支持下,今年「旺季」應不負眾望,繼續尋頂旅程。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