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價值工房】多重着力價值提升 復星增長潛力優厚

美國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震撼環球股市,1月中以來表現強勢的港股亦難幸免,周一(4月7日)恒指跌幅超過13%,挫逾3000點,創歷來最大單日點數跌幅。現今市況需要挑選不受關稅戰影響、業務基礎穩固、基本面較強的股份,比如擁有全球化布、多元產業發展的復星國際(00656)。

復星國際在全球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產業布局,旗下擁有四大核心子公司——復星醫藥、豫園股份、復星旅文及復星葡萄牙保險,分別經營醫藥健康、消費、文化旅遊及保險等行業。復星國際於3月30日公布2024全年業績,去年收入保持在超過19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高水平,產業運營利潤則達49億元,反映核心業務的基本面向好。復星管理層近日在業績會上表示,未來計劃提高海外收入比重,並對今年淨利潤充滿信心,爭取未來產業運營利潤及歸母淨利潤達到100億元。在當前地緣經濟波動環境下,復星國際擁有全球業務且多元化的穩定收入來源,可有效對沖宏觀波動,值得投資者趁現價吸納。

於菜鳥的投資獲利顯著

儘管合併報表顯示虧損43.5億元,主要因阿里巴巴(09988)低價回購菜鳥股權,剔除此影響後,集團的歸母利潤約7.5億元。根據香港會計準則,此虧損屬於非現金項目,與實際經營無關。實際上,集團於菜鳥的投資獲利顯著,累計出資15億元,截至2024年底回籠約44億元,年化回報率IRR約34%。另外,集團同時展現極強償債能力,去年成功償還111億元債務,並重返境外美元債市場,發行長期美元債券。在銀行融資方面,集團成功完成三年期純信用銀團的再融資,且復星高科發行了多筆超短期融資券,總計融資51億元。截至2024年底,復星持有現金及等價物1063.4億元,總債務比率52%,處於行業合理水平。

堅持「聚焦主業」戰略見成效

回顧過去幾年,復星堅持「聚焦主業,瘦身健體」戰略,並在2024年強調「攻守平衡、有退有進」。復星在過去三年累計完成非戰略、非核心資產退出約750億元等值。2024年,合併報表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300億元等值。在退出非核心資產的同時,復星堅持聚焦主業並顯成效。

健康板塊方面,集團增持復星凱瑞至100%,推出CAR-T產品奕凱達,累計惠及800多名患者,並納入多項保險計劃。復宏漢霖的PD-1單抗預計在2025年於歐盟獲批,並實現連續盈利,可望成為集團未來增長新動力。

富足板塊方面,復星保德信人壽的總保費收入大幅增長至2024年的92.51億元,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的保費收入也穩步提升,並且兩家公司都實現了盈利。復星葡萄牙保險在復星支持下,國際業務實現雙位數增長。2024年實現海外收入達18.4億歐羅,國際業務佔比提升至29.8%。

在旅遊文化領域亦見出眾,三亞的「超級地中海」項目啟動,將成為全球首個AI主題度假區,提升遊客體驗。此外,復星旅文的私有化方案獲得通過,預期將加速發展。2024年,Club Med營業額達161.5億元,同比增長7%。

資源與能源方面,海南礦業也加速全球資源布局,獲得阿曼4個區塊的油田權益,並啟動了莫桑比克兩個在產鋯鈦礦的併購,切入前景廣闊的小金屬及稀土行業。

筆者預期復星將繼續聚焦主業,依托全球化和創新驅動,保持資金流充裕,具充份條件支持穩健發展。故此雖受周一恒指挫逾3000點影響,復星股價受壓,惟跌幅仍較恒指的小,反映普遍投資者也留意到現水平遠低於集團內在價值,畢竟市賬率已不足0.27倍,五年均值0.44倍較之高出超過六成。此外,就算計及歷來股息除淨因素,股價仍回到2013年5月以來低水平,顯然現處中長線投資入市良機。

聶振邦(聶Sir)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