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中美互削關稅 中國經濟預期改善
瑞銀表示,受關注的中美經貿高層會談日前結束,會議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雙方同時大幅降低所謂「對等關稅」稅率,這一結果超出市場預期。
瑞銀稱,此次加徵關稅稅率下降後,該行估算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產品的加權平均關稅率(從價)提高了約30%,此次關稅下調之前則為提高了約96%。再加上此前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已經徵收的關稅,估算美國對中國產品的總加權平均關稅稅率目前約為43.5%。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與該行之前的基準預測(2025年實際GDP增長3.4%)相比,中美貿易戰緩和意味着出口和經濟增長所受衝擊降低,但年內的額外政策刺激規模也可能更加溫和。不確定性持續高位可能會繼續抑制企業信心和資本支出,而在90天的暫緩期內中國企業可能持續對美國市場「搶出口」。
汪濤稱,現在認為2025年GDP增速或達到3.7%至4%,具體取決於美國對中國產品最終加徵關稅幅度和國內額外政策刺激加碼的實際規模。鑑於中國可能仍需要將部分美國訂單轉為內銷,國內CPI通縮壓力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但可能好於該行之前對2025年CPI基準預測的負0.6%。全年人民幣兌美元滙率或在7至7.5區間內波動(但不會大幅升值或貶值),鑑於近期中美貿易戰緩和,人民幣滙率可能更為趨近偏強區間。
汪濤表示,鑑於4月份房地產市場再次走弱,繼續預計政府將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去庫存。在通縮壓力持續和不確定性高企的情況下,繼5月初降低政策利率10個基點後,預計央行將在今年內再降息20至30個基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