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潮丨餐飲業寒冬 盤點近期執笠食肆 學者拆解死因
港人北上熱潮及遊客消費模式轉變的衝擊下,本地結業消息停不了,餐飲業成重災區。多間食肆紛紛捱不住倒閉,多年老字號、過江龍餐廳難逃厄運,大型連鎖餐廳亦相繼發出盈警。本文盤點近半年「執笠」的食肆。
結業潮丨海皇粥店去年推10元放題難扭劣勢
屹立33年、曾號稱是全港首間連鎖粥店的海皇粥店5月7日全線結業,母公司解釋,基於經營環境及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等因素而作出有關決定,同日關閉所有店舖及辦公室,隨後將以債權人自願清盤方式進行清盤。
海皇粥店高峰時有逾30間分店,近年逐漸關閉分店,降至7間分店。去年9月,本地傳媒報道指其灣仔莊士敦道分店自同年4月起欠租,遭業主入稟高等法院索償81萬元及違約賠償,並要求海皇交吉舖位。海皇粥店的灣仔分店去年10月28日至30日推出「全港首間粥店放題」,以10元即可在45分鐘內任食瑤柱白粥、四款油器和飲豆漿。
結業潮丨燉奶佬以甜品舖起家 最後分店營業至本月底
開業44年的連鎖茶餐廳「金裝燉奶佬」亦告結束營運,其最後一間位於美孚的分店張貼結業通知,稱租約期滿,該店將營業至5月29日。
1981年創立的「燉奶佬」品牌,最初在旺角以甜品店經營,其後轉型為港式餐廳,全盛期擁有24間分店,遍布港九新界,如今隨着僅餘的美孚店亦結束營運,意味着品牌全線結業;燉奶佬在結業通知中稱,美孚分店光榮結業,感謝街坊44年來的支持。
結業潮丨金記餐飲遭債主入稟清盤
近年多次傳出不利消息的連鎖餐飲集團金記餐飲,4月被債權人入稟高等法院,向金記餐飲有限公司提出清盤呈請,清盤聆訊排期於7月2日審理。
金記餐飲旗下多間餐廳,自去年起多番遭入稟追租,亦曾因涉嫌欠薪及拖欠僱員強積金供款而被追討,加上旗下金記冰室多間新界分店紛紛結業,令市場關注集團前景;曾有員工向傳媒透露,自金記冰室個別分店結業後,雖獲安排到新公司簽約,但其後被拖欠薪金。
結業潮|泰國過江龍甜品店After You撤出香港
在泰國擁有超過50間分店的過江龍甜品店After You Dessert Café,上月已全面撤出香港。
After You早於2007年在泰國首都曼谷開設首店,主打蜜糖吐司及特色刨冰,成功擴展至泰國多地,並於2022年疫情期間進攻香港,於銅鑼灣開設首間海外分店,惜於同年7月宣布結業及搬遷,隨後於2023年9月在灣仔利東街另開分店,其後進入啟德AIRSIDE開店。
結業潮丨美國過江龍Eggslut進軍香港不足2年撤走
以嫩蛋三文治及半熟嫩蛋配安格斯漢堡扒漢堡馳名的美國人氣品牌Eggslut,在進軍香港不足2年後便宣布撤出,其在港唯一一間分店銅鑼灣店已於2月23日後結業。
Eggslut當時指,能夠來到香港這個繁華城市開設分店,把無與倫比的美味帶到世界一直是其夢想之一,感謝香港、感謝香港人的支持,現在需要暫別,待有適當時機,將會重整團隊再次歸來。Eggslut店舖位於銅鑼灣Fashion Walk,於2023年6月登陸香港,只短短營業了約20個月。
結業潮丨變形金剛餐廳轉戰深圳
全球首間以變形金剛為主題餐廳「Transformers The ARK」2月宣布「博派變形金剛在香港的任務將於2月8日完成」,下一站將落戶深圳羅湖區益田假日廣場,當時預告5月1日開業。
該餐廳位於銅鑼灣羅素街,是全球首間分店,於2023年4月正式開業,以變形金剛博派太空船「The Ark」為主題的沉浸式用餐。
結業潮丨日本燒肉放題「宮崎肉本舖」以「一頭牛」採購方式吸客
開業逾兩年半、位於銅鑼灣的日本過江龍燒肉放題店「宮崎肉本舖」今年1月初結業。
「宮崎肉本舖」於2022年4月底在本港開設亞洲首間海外分店餐廳,主打宮崎縣牧場A5和牛、九州鹿兒島的A5和牛,亦以本港罕見的原隻「一頭牛」購入方式提供各種和牛稀有部位,吸引港人食客。
結業潮丨77年歷史羅富記老闆移民榮休
約77年歷史的香港老字號、位於中環擺花街及德輔道中的羅富記粥麵專家,因「老闆將退休移民」今年1月25日結業。
羅富記於1920年由中山人羅家富創立,於1948年由後人羅焯林將羅富記及店家名物蜆蚧鯪魚球引進來港,後再傳予兒子羅錦基。其餘招牌菜包括豬腰肝粥、魚片粥等。中環店一個藍底紅字的「鯪魚」形霓虹燈招牌的標誌,後來因建築條例,招牌拆卸後送予M+博物館展出。
結業潮丨鴻運冰廳餅店去年聖誕一度結業
曾為周星馳電影《行運一條龍》中的「行運茶餐廳」提供場景的「鴻運冰廳餅店」,去年聖誕一度宣布結業,但最終獲白武士拯救,事隔4個月後於原址重新開業,並在餐牌加入新元素,以「朝冰廳、晚甜品」經營模式注入新活力。
鴻運冰廳餅店曾作為多部電影場景,除周星馳的《行運一條龍》、包括任達華、古天樂、張家輝主演的《黑社會2以和為貴》、林家棟的《臨時劫案》等多部經典香港電影取景地,亦是香港為數不多的閣樓冰室。
結業潮丨板長壽司創辦人曾連續4年投得「日本一」
曾經在港風靡一時的連鎖壽司店板長壽司,最後一間位於銅鑼灣的分店去年12月結業。
全盛時期在本港設有27間分店的板長壽司,其創辦人鄭威濤於2004年成立板前壽司,2007年開設板長壽司主打高檔日式料理。鄭威濤曾於2008年至2011年,連續4年以外國人身份成功以高價投得「日本一」藍鰭吞拿魚,亦是首位投得「日本一」的港人,他去年4月因胰臟癌在日本東京離世。至於板前壽司已於2022年全線結業。
結業潮丨企業盈警 大家樂譚仔料全年少賺三成
另外,大型連鎖餐廳同樣面臨經營挑戰,相繼發出盈警。大家樂(00341)預期,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股東應佔溢利較2024年度同期溢利為3.3億元,按年下降不超過30%,當中包括較去年增加的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
大家樂解釋,受經濟不景氣及消費情緒低迷影響,年內中國內地及香港餐飲業表現大幅回落,令公司盈利表現帶來顯著壓力,特別是年度內下半年傳統節日旺季期間對速食及休閒餐飲業的衝擊最為明顯。該公司稱,港人外遊趨勢令客量下滑,加上內地激烈價格競爭,惡化行業環境。因應新的營運環境,將持續優化分店網絡,開拓新店舖模式。
至於「譚仔雲南米線」(譚仔)及「譚仔三哥米線」(三哥)的母公司譚仔國際(02217)預期,截至3月底止全年股東應佔溢利按年減少約30%至35%;該公司對上年度盈利1.19億元。盈利下跌主要由於香港經濟仍然疲弱,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有增無減,公司面臨重重挑戰。
結業潮丨關焯照:最大死因市民北上消費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表示,本港餐飲業出現結業潮,最大及最主要的死因是市民北上消費,以及本身香港個人消費持續轉差、人民幣貶值因素,「睇下長假期就知啦」,預期餐飲食肆結業潮將持續。「依家(食肆)唔係面對本地同業價格競爭,而係要面對跨境價格競爭,所以好難做!」
關焯照稱,好似連鎖快餐店大家樂及大快活(00052)發盈警都指受到「香港市民外遊消費的趨勢令客流量下滑」、「本港居民北上消費趨勢持續」拖累。食肆不單要面對與內地價錢的分野,亦要面對租金、人工成本高的問題,假設大幅減價,又會影響毛利,「價格競爭難同人鬥,生意亦冇得做」。
即使假期有大批內地旅客來港,但關焯照認為難以彌補消費,因為他們旅遊模式不同,大部分以遊覽觀光為主,不是消費性質,消費亦只會去一些特別、排隊的商店。
他認為,陸路離境稅可能會有幫助,「增加離境的成本,成本貴啲,返(內地)少啲,留返喺香港消費」,見到長假期流出的數字「幾恐怖」,「每年52個周末、長假期,唔補救,香港係會唔掂」。他解釋說,港人生活圈子大了,所須的時間不多,如果這種融合,好明顯發現價格的分野,同時令到本地商舖或企業競爭會面對很大的問題,假設要將價錢拉近距離,「樓價就要準備再跌多幾成,係咪好大鑊。」所以他說要先解決源頭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