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通脹殺到|三招自保防購買力縮水

近期多項服務加價,港鐵機場快線、電車等車費亦上調,加上政府財赤下調整多項公共服務收費,機場稅、俗稱「牛肉乾」的定額違泊罰款、公共醫院服務收費亦會先後加價,港人生活成本及壓力難免百上加斤,令人想起許冠傑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那首《加價熱潮》,「你怕!我怕!個個怕!煙加!酒加!屋租加!巴士加!的士加!多士芝士乜都加!」。

環球方面,關稅戰下環球通脹預期迅速升溫,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明言,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聯儲局可能陷入需同時控制通脹和支持經濟增長的困境。未來,大家宜有心理準備,同時面對通脹高、經濟差、股市動盪的不利環境。

通脹升溫下,工資升幅若未能追上通脹,購買力最終被蠶食。不想坐以待斃,可以透過不同的投資工具自保,避免購買力縮水,今日教你三招較簡單且風險程度較低的方法,助大家輕鬆對抗通脹。

通脹殺到|第一招:買通脹受惠股博財息兼收

在通脹升溫的環境下,有幾類股份具備抗通脹特性,這些企業能透過定價能力、資產增值或需求剛性來抵禦通脹壓力。再者,很多通脹受惠股具現金流充裕、派息穩定特質,股價波動性相對較低,在波動市況下具有一定防守性,有機會財息兼收跑贏通脹。

傳統上,通脹受惠股有幾大類,大家不妨因應自己風險承受能力、投資取向作為參考。

(1)公用股

公用事業(如電力、燃氣、水務)需求穩定,且部分企業享有政府規定的「保證准許回報率」,能將成本轉嫁消費者。例如港燈(02638)、中電(00002)股息率穩定,適合保守投資者。

(2)必需品消費股

即使物價上升,日常消費品需求仍穩定,龍頭企業可轉嫁成本。如方便食品龍頭康師傅(00322)及統一企業(00220),以及全球豬肉食品龍頭萬洲國際(00288)具定價能力,能隨成本上升調整售價,維持盈利。高端消費類股份如啤酒股、奢侈品股,則可能因通脹擠壓需求。

(3)金礦與貴金屬股

黃金為傳統抗通脹資產,近期金價屢破頂,部分原因正反映市場對通脹升溫的預期,本港有多隻上市的金礦相關股份,如全球性礦企紫金礦業(02899),金銅產量高;山東黃金(01787)聚焦黃金開採,對金價敏感度高。不過,金礦股近年受惠金價上升已累積不少升幅,走勢亦變得波動。再者,金礦股表現除受到金價左右,股價亦受到多項複雜因素影響,表現未必與金價同步。投資者若想透過黃金對沖通脹風險,黃金ETF亦是可以考慮的對象。

(4)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持有商場、寫字樓等實物資產,租金收入可隨通脹調整,且股息率較高。如領展(00823)在中港兩地持有多個零售物業,股息率7厘;置富產業(00778)專注香港社區商場,具抗跌力;陽光房地產基金(00435)持有寫字樓與零售組合,風險較為分散,投資者可考慮相關REITs所持物業前景、股息回報等去考慮是否值得投資。

(5)能源股

通脹常伴隨能源及商品價格上漲,能源企業盈利受惠。油氣股從高位已回落不少,三桶油股息回報為股價帶來一定支持。

通脹殺到|第二招:通脹債券基金啱保守型投資者

通脹債券基金(Inflation-Linked Bond Funds)是抗通脹的有效工具,尤其適合退休人士等保守型投資者。相關基金主要投資於與通脹掛鈎的債券,例如美國財政部發行的通脹保值債券(TIPS)或類似結構的國際通脹掛鈎債券,如英國的「指數掛鈎金邊債券」、歐洲的「通脹連結債券」等。這些債券的本金和利息會根據通脹率調整,確保投資者的實際購買力不被侵蝕。

傳統債券在通脹上升時可能產生負實質利率,即名義利率低於通脹率,但通脹債券能確保投資者的回報至少與通脹同步,甚至略高於通脹。

通脹債券基金通常持有一籃子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通脹掛鈎債券,降低單一市場風險,並利用全球通脹趨勢獲取穩定收益。

透過通脹債券基金抗通脹的好處,包括直接對沖通脹風險;低違約風險(政府債券為主);現金流穩定;投資組合風險分散;與股票、商品等資產相關性較低,可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但要留意,當利率上升有機會導致基金價格下跌,部分持有歐羅、英鎊等外幣計價債券,若滙率波動可能影響回報,投資者須考慮相關滙率風險。在極端情況下,如面對惡性通脹,回報可能仍不足以完全保值。

通脹殺到|第三招:越洋買通脹掛鈎ETF

通脹掛鈎ETF(Inflation-Linked ETFs)是一類專門追蹤通脹調整債券或通脹敏感資產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主要透過持有通脹保值債券(TIPS)。不過,香港市場缺乏這類通脹掛鈎ETF,美股卻有很多這類產品可供選擇,投資者只須在香港開設美股買賣戶口,即可簡單地越洋買賣。

如iShares TIPS Bond ETF (TIP)、 Schwab U.S. TIPS ETF (SCHP),這些ETF持有美國財政部發行的通脹保值債券(TIPS),其本金會隨CPI調整,確保投資回報不被通脹侵蝕。

透過通脹掛鈎ETF抗通脹,好處包括流動性高,交易方便;管理費成本低;精準對沖通脹;分散投資組合風險。不過,投資者亦要考慮部分國際通脹債券ETF並非投資美元計價的通脹掛鈎ETF,部分持有如歐羅區或新興市場的工具,滙率波動可能抵消部分收益。另外,這類ETF主要是追蹤海外通脹相關指數,海外通脹若低於本港通脹,回報有機會不足以對沖。

通脹殺到|涂國彬:黃金兼具避險角色可受望受惠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涂國彬指出,關於目前的通脹預期,要小心分辨原因。外界傾向認為,關稅帶來通脹,這個觀點未必完全正確,假如關稅只是一次過提高部分貨物的進口價格,儘管在一眾通常用來量度通脹的物價指數上,將會顯示上升,但這不等於通脹,因為通脹是貨幣供應增加帶來相應的普遍物價持續上升;另一邊廂,關稅大幅度提高後,企業與消費者可能在一開始提早購貨,以免之後要更高價格買入,但之後可能無以為繼,再加上持續高關稅之下,自由貿易的空間減少,企業營收增長放慢,個人收入增長放慢,個人消費開支增長亦放慢,總需求有可能下降,經濟衰退出現,則物價反而有向下壓力。

他指出,基於目前關稅貿易戰資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直言不打算為人為政策帶來的經濟困境出手減息,短期內當局仍以防止通脹高企為要務,貨幣政策緊多於寬,並非絕對的有利於通脹再推升。比較可取的押注,是基於美國特朗普政府政策不明朗,外界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有避險角色的黃金受惠,可以趁特朗普每改口風放鬆語氣而金價略為回順時加注,但傾向以黃金ETF為主,而非金礦股,始終後者有個別經營因素,再加上與整體股市大盤存在正相關,跟金價走勢有別。

通脹殺到|郭家耀:宜分散不同產品控制風險

港灣家族辦公室發展總監郭家耀表示,公用股定價機制與通脹有一定掛鈎,通脹對盈利影響輕微,而股份有穩定現金流及提供穩定派息,相比貴金屬市場表現波動,對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而言,可作為避風港。

他同時指出,環球局勢不明朗下市場波動性大,投資者即使是對沖通脹也要夠分散,不宜只集中股票資產,分散投資債券、基金及ETF可有效控制風險。他又提醒,美國債券、TIPS等雖被視為低風險投資工具,但主要是建基於對美元體系及美國還債能力的信心,當這信心動搖,風險程度便會出現改變,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風險之一。

他建議,即使是保守型投資者希望透過債券或ETF抗衡通脹,可考慮當中持有年期較短的產品投資,減少不確定性。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