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美元弱中資重估 人民幣重踏升途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稍釋鴿氣,全球股市隨即放煙花慶祝,今年已錄得逾26%進賬的恒指都不例外,昨再刷年內新高,挨近26000點關口才回軟;A股亦造好,滬深300指數攀抵4472點,突破去年10月初峰值,埋單報4469點,8月份暫上揚近一成,連漲4個月幾無懸念。

A股升勢猛,「人仔」也轉強,中國外滙交易中心(CFETS)昨開出的人民幣中間價報7.1161兌1美元,屬去年11月6日後最高;在岸價(CNY)亞洲時段則觸及今年高位7.1488。

中間價逐步向上,分析認為是意味官方準備讓人民幣升值,高盛更因此估計未來6個月有機會重現「七算」。

附【圖】所見,CNY與中間價2023年下半年前大致相若,但近兩年內實際多數時間差距較大,無論中間價如何平穩,也難阻CNY曾貶穿7.35,代表中央縱使傾向引導市場預期,滙率走勢卻難如其願,以昨天CNY在7.15水平計算,要再漲2.25%才抵「七算」;至於能否達標,恐怕未必是由內部因素決定,而需視乎「外力」。

美元為關鍵之一。自從7月份非農報告揭盅後,聯儲局9月份會議減息的機率已接近100%,到鮑威爾上周在全球央行年會上「一錘定音」,美元於去年9月重啟至今年便暫停的寬鬆貨幣政策將進入第二波減息期,目前交易員仍押注本年餘下時間只調低合共0.5厘,惟面對總統特朗普持續施壓,以至宏觀經濟發展,任何一個就業或通脹數據都可令放水步伐加速,美元息差優勢漸被削弱,2025年迄今美滙指數最多下挫12%,或未能完全反映此利淡。

另一「外力」來內地資產價值獲重估。前幾年A股陷入熊市,海外資金卻步導致內地資產遭大幅低估,儘管中國經濟至今尚未具備高速增長動能,惟歐美或成熟國家股市愈炒愈貴,顯得中資股相對便宜,大行預料投資者將加碼配置「中資」,這有助刺激人民幣需求,並令滙價上揚。

值得留意的是,人民幣近月雖然走勢較佳,但比起其他全球新興市場貨幣仍屬跑輸一族。彭博資料顯示,2025年至今,CNY兌美元上升不足2%,跟俄羅斯盧布勁飆超過四成可謂天淵之別,也遠不如巴西雷亞爾或南非蘭特約14%與8%,在核心「金磚」中僅略勝印度盧比(跌逾2%);在區內則難及新台幣、馬來西亞林吉特、韓圜、泰銖,亦遜於歐羅、英鎊、日圓、澳元的5%到13%漲幅,相信既助提高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且為CNY帶來追落後的升值空間。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