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中式慢牛行情 A股適合長揸
美股大型科企代表的納指100周二(24日)衝上22220點,差兩點即可破頂,埋單升1.53%,報22190點,屬歷史收市新高,外圍造好帶動港股昨天錄得6月至今高位24533點,收報24474點,4個交易日勁飆1237點或5.3%。
內地股市向好同樣助力恒指繼續上揚。滬深300指數上星期挫至200天線位置喘定回升,周二重越50天線後,「終極死亡交叉」威脅解除,昨企穩3900點並刷出6月新高3963點,收報3960點,由4月初收市最低3589點起累漲逾一成。
附【圖】所見,滬深300指數自去年9月政策組合拳引爆「瘋牛」行情奔抵4450點後回歸平淡,撇開「對等關稅」的短暫急滑,2025年迄今俱於3700點至4000點上落,也令各主要平均線逐漸靠攏,10天、20天、50天、100天、200天線的差距本周開始縮窄至不足55點,相似狀況頗為罕有,對上3次發生在2023年5月、2013年12月、2012年6月,再往前需追溯到2005年之前,當時指數僅千餘點,而內地經濟結構和規模亦今非昔比,並無參考價值。
幾條平均線距離拉近反映市況橫行良久,一般被視作轉向單邊發展的前奏,而滬深300指數對上3次「五線滙聚」卻是利淡居多,事關隨後都失守「牛熊線」陷入跌市,不妨以此為界,A股如果能夠站穩200天線,短期毋須過分看淡。
按估值分析,滬深300指數往績市盈率為15.8倍,較歐美或亞洲區股市皆便宜;股息率則有超過2.6厘,雖然算不上特別高,但仍比起10年期債息多出1厘,考慮到潛在上升空間,屬相當吸引。簡言之,A股未必再可像新冠疫情前般波動性大適合短炒,惟現水平已具中長線價值。
事實上,海外股市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前後波幅擴闊,A股則明顯收窄,這當然可以解讀作乏力突破;從另一個角度看,卻屬中央向來樂見的「慢牛」。滬深300指數2024年兩趟守穩約3100點支持位,呈「雙底」形態回勇,按此計算「技術牛市」門檻為3791點,意味A股今年續在牛市內運行,且維持反覆上漲趨勢,只是不復往年容易受到個別政策或數據影響,要尋找新的利好主題。
A股始終跑輸本港以至其他主要股市,估計是「經濟底」尚未確認所致,中央一直表明穩經濟目標,惟面對樓市復甦進度欠佳、內需多番刺激下仍不足夠成為新引擎,加上外部貿易戰風險難除,都顯示轉型還需努力,預期到增長重拾動能時,才可助「A牛」發力衝高。
信報投資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