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美股首季業績期例弱 五月中再諗

華爾街股市第一季在驚濤駭浪中落幕,三大指數周一(3月31日)齊齊急跌反彈,其中標普500指數錄得2025年迄今新低5488點於尾段收復失地,單日轉向倒升0.55%,埋單報5611點,惟整個3月份仍下滑5.75%,屬2022年12月後最傷,也是2020年以來最差的3月,並一連兩個月回落。

儘管標指於2月19日刷出歷史新高6147點,但在宏觀經濟放緩、通脹隨時因關稅戰升溫之下,股市年初的漲幅很快便蒸發掉,至今從高峰最多瀉約10.7%,總結2025年首季累跌270點或4.59%,早前連續5季報捷「斷纜」;反觀MSCI世界(美國除外)指數(MSCI ACWI Excluding US Index)同期進賬亦是4.59%,令兩者差距達9.2%,屬1988年後標指跑輸幅度之冠。

美股剛度過強勢畢呈觸頂回落的第一季,目前市場共識認為尚未屆理想入市時機。摩根大通分析師Eduardo Lecubarri警告,白宮政策變數導致全球經濟前景的能見度驟降,並加劇下行風險,惟負面因素沒完全反映,建議投資者於未來3個月保持謹慎。高盛策略員David Kostin一個月內兩次下調標指目標價,建議在經濟改善、市場定價或持倉降至極端偏低時才考慮撈底。

事實上,從上市公司發布業績時間分析,美股可能確未到最壞時刻。彭博追蹤標指成份股的季度業績表現,把全年劃分作4個「季度」,以2月中至5月中為第一季度業績期(覆蓋年結日從1月到3月),餘此類推,附【圖】所見,自2005年至今的20年間,標指於「第一季度業績期」向來走勢較差,平均升幅只有1.33%,是各「季度」內最弱;且過去5年劣績尤其明顯,標指拉勻要跌約2.85%。

值得補充的是,標指於2020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期」分別累瀉15.28%及10.36%;而今年美股剛好在2月中也見頂掉頭,暫挫8.22%,假如市場憂慮的經濟衰退(或滯脹)臨門,標指跌幅隨時會比上述兩年更大。
換句話說,從近20年周期表現看,美股在「業績季季尾」(5月中)前,即未來一個半月維持下行的機率確不低;投資者除了繼續留意個股業績和公司展望之外,入市時亦不應忽略指數季節性波動。

「業績季」固然具參考價值,影響美股短期走勢變數也要注視,特別是據報總統特朗普於本港時間周四(3日)凌晨公布的對等關稅措施詳情,還有周五(4日)出爐的美國3月份非農就業報告,以至聯儲局下月7日議息結果等。在多重不確定因素籠罩下,建議應待美股出現更明顯趨勢才伺機部署。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