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丨消費者撐起美牛 毋懼滾動式衰退
美國踏入10月再陷局部「停擺」,根據資料,這是1981年11月迄今,聯邦政府部分機構第15次停擺,過去14次中有5趟兩黨短短一天內就解決分歧,政府隨即恢復全面運作,縱停擺最久的2018年12月(總統特朗普首屆任內),亦僅維持了35天。有人揶揄,迫得政府停擺屬兩黨做給選民看的「政治把戲」,遲早都會達成「共識」,因為兩黨都不可能承受政府特別是涉及民生福利等部門太長時間停止運作所帶來的壓力。
華爾街未受「停擺」影響,標普500指數第四季首兩個交易日連環破頂,美銀由Savita Subramanian領軍的策略團隊日前發表報告預期,標指於12個月內升至7200點,事關沉寂多年的商業投資開始復甦,在人工智能(AI)層面尤其蓬勃,必帶動國內生產總值(GDP)以至企業盈利水漲船高;美銀「盈喜模型」(Earning Surprise model)最近也轉移到正面區域,估計投資者將利用從AI巨擘買賣賺取的利潤,投向其他如能源、機械、金融行業等板塊,亦惠及小型股。
美國Bolvin Wealth Management Group總裁Gina Bolvin則指出,美股於今年4月「解放日」後的牛市,主要是因消費持續熾熱,甚至「莫與聯儲局為敵」(Don't fight the Fed)的講法,現在應改作「莫與美國消費者為敵」(Don't fight the U.S. consumer)。
另一方面,美國第二季GDP按年增長3.8%,亞特蘭大聯儲銀行GDPNow模型預測,第三季GDP增長將達3.9%。然而,最新「小非農」ADP就業報告顯示,私營企業職位在9月減少3.2萬個,美國GDP與私企勞動市場盛衰差距巨大,切合大摩首席美股策略師Mike Wilson和Yardeni Research總裁亞德尼早於2022年提出、美國呈現「滾動式衰退」(rolling recession)的分析,意思是衰退只涉及個別板塊或行業。不過,正如Savita Subramanian和Gina Bolvin指出,華爾街的牛氣有諸多因素作後盾,毋懼「滾動式衰退」衝擊。
返回港股,周五恒指低開65點,反覆挫至26972點喘定,收報27140點,回落146點。
附【圖】所見,恒指周四(2日)再創逾4年新高27381點後稍作技術調整,由於目前大市正由買盤完全主導(EJFQ的強勢股指數高於弱勢股指數達40個百分點),加上短線市寬(3天線高於18天線股份比率)周五不跌反升1.8個百分點,港股即使進一步下挫,在25700點至26500點的成交量密集區頂已有很大支持。
信報投資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