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反內捲或唱響中國供給側改革2.0前奏曲
中央財經委周二舉行的會議對「反內捲」進一步強調和定調,花旗認為,「反內捲」可能是中國潛在供給側改革2.0的前奏,而持續的生產物價指數(PPI)通縮和盈利擔憂是這次改革的動力所在。
花旗在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最迫切需要供給側改革2.0的前五個行業是存在嚴重持續通縮的有色金屬加工(主要是鋼鐵)、燃料加工(如煤炭)、化工、非礦產品(包括水泥、玻璃)和金屬產品。另外,電動汽車和電池供應鏈、太陽能供應鏈,以及養豬業也可能面臨更多供應面的干預。
花旗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余向榮在報告中稱,在PPI通縮、競爭過度環境下,企業利潤增長舉步維艱,企業盈利壓力、產品質量隱憂,以及貿易摩擦會是新一輪改革更重要的驅動因素。
報告稱,與2015年至2018年供給側改革1.0時期相比,新一輪改革的去產能力度可能不會那麼激進,需求側的配套措施可能有限,並且多個政策目標之間的平衡難度更大。具體行動將因行業而異,包括放鬆產業政策、收緊監管以及最有效解決供過於求問題的去產能等。
余向榮稱,以行政方式去產能並不適用於所有行業;對於煤炭、鋼鐵和水泥等由幾家大型國企主導的行業來說,可能會更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