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丨分析料中國反制更激烈 對內刺激步伐加快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等關稅措施出爐,其中對中國徵收34%對等關稅,加上此前已徵收的20%關稅,美國對華商品的累計關稅稅率將升至54%,接近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的60%。
路透引述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幅度超預期,無疑令中國外貿「雪上加霜」,尤其美國對越南、柬埔寨等東盟國家亦徵收高關稅,將封堵中國的「繞道」出口,料招致中國更激烈的反制;中國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對沖外部的不確定性,重點關注4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的訊號。
花旗料中國應對舉措更激烈
花旗估測,54%的關稅將拖累中國經濟增速2.4個百分點,拖累出口15.4個百分點;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速4.7%的預估將面臨50至100個基點的下行風險。硬脫鈎情景下的政策選擇現在看起來更加可行,包括滙率調整、進一步的貨幣寬鬆和額外財政刺激。
花旗又稱,中國今次的反應或較上次對芬太尼的關稅更為激烈,反制選項包括對美國商品徵收針對性的或普遍的關稅,對關鍵礦產進行出口管制,將更多美國公司列入制裁名單,對美國跨國公司對中國供應商施加的價格壓力進行反擊等。中美元首會面的最早場合可能是11月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中國國內方面,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是最早評估關稅影響的場合,決策者將為談判和反制政策做準備。
EIU料中國對外談判、對內刺激步伐加快
經濟學人智庫(EIU)指出,由於此前特朗普已加徵20%關稅,且貿易商整個去年都在搶出口,今年外貿形勢本就不樂觀,新的對等關稅會使貿易形勢雪上加霜,出口導向企業面臨壓力較大,預計此次關稅會加快中方「對外談判」和「對內刺激」步伐。由於全國兩會只是剛剛結束,中央再出台增量財政刺激的可能性很低,但降準降息政策已箭在弦上,同時可能還有密集的外貿支持政策出台。
保銀資本指出,美國對越南、柬埔寨等東盟國家徵收高關稅,對中國面向這些國家的出口帶來風險。東亞的供應鏈是垂直整合的,中國出口的中間產品對這些國家的出口商非常關鍵,接下來關鍵問題是美國和這些國家如何談判關稅。
不過,摩根士丹利認為,美國和中國、越南都很難達成協議,而泰國、馬來西亞和台灣達成協議則有些困難。同時,印度、日本、南韓和印度尼西亞可能會在稍後就降低關稅達成協議。
ING料人行今年降息30個基點
ING表示,特朗普今輪對等關稅出乎預料,或拖累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和通脹。中國今次採取更強硬報復的可能性加大,下一個關鍵日期可能是4月5日,屆時特朗普對TikTok「不賣就禁」法案的期限推遲將到期,但關稅不斷加碼使達成全面協議的前景更加渺茫。面對通縮壓力和經濟增速可能受到的衝擊,人民銀行擇機降準降息的出手時機可能成熟,進行年內首次放鬆政策,預計人行今年將降息30個基點,降準100個基點,並且還有進一步下調空間。
摩根資管:加速實施現有政策措施作應對
摩根資產管理認為,鑑於對中國出口的直接衝擊,與出口板塊有關的投資和消費趨弱帶來的間接衝擊,以及對商業和消費者情緒的更廣泛打壓,美國關稅對中國增長將施加更多下行風險。不過,中國的投資情境不在於關稅,而在於中國國內的增長和政策支持,中國可能加速現有政策措施的實施以進行應對,料將看到更多的貨幣寬鬆、財政刺激和消費者支持,尤其是對服務消費的支持。
摩根資產管理又認為,中美兩國之間的對話將是重要的,兩國元首最早可能在今年11月在APEC會議上會面;中國4月或7月的政治局會議可能是評估影響的關鍵場合,並決定政策制定者是否會準備進一步的談判和對沖政策。
美國向中國貨開徵34%對等關稅,新措施同時適用於香港及澳門。中國商務部表示堅決反對,並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提高關稅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既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供鏈穩定。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交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